银行卡明明就在身边,但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相较于通讯信息诈骗,盗刷银行卡则更为隐秘,让人防不胜防。近期,青羊法院审理了两起盗刷银行卡案件,我们一起学一学发生此类事件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 例 一:银行卡遭伪造盗刷,银行被判赔偿
原告许某现居住于成都市。2008年11月,许某向某银行申请办理了储蓄卡一张,并签订《个人结算帐户管理协议》。该银行卡在后期未升级为芯片银行卡、使用中也未开通短信提示,日常仅用于网络转账交易,2023年6月3日许某在转款时发现银行卡余额不足,感觉银行卡被盗刷,立即赶往银行办理了正式挂失并修改账户密码,查询相关盗刷情况。经查,该卡于同年3月24日、5月24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梧州市的某银行ATM机取款6300元。许某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法院判决:
根青羊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所涉银行卡为储蓄卡,纠纷发生在持卡人和发卡行之间,双方之间构成储蓄存款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和双方协议约定,银行负有对存款人存款的安全保障义务,许某负有妥善保管及正确使用银行卡的义务。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两笔ATM取款发生当日许某均在成都上班,刷卡地点在距离成都一千多公里的广西,这两笔取款不可能是许某本人在广西操作。第一笔盗刷系因银行违反资金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应由银行承担全部责任;时隔两个月后发生的第二笔盗刷,许某作为持卡人未尽合理的监管义务及时发现盗刷情况,对损失的扩大负有一定责任,该笔损失应由许某和银行共同负担。许某的银行卡系2008年发放,先前可升级为芯片银行卡但许某并未升级,且许某也未设置短信提示,以致银行卡取款信息不能及时告知,许某对银行卡被盗刷存在一定过错。综上所述,青羊法院酌定由某银行支付赔偿许某损失3800余元,其余损失由许某自行承担。
案 例 二:被盗刷别慌张,来教你几招“神操作”
银行卡被盗刷如何挽回全部损失?一起看看这个案例,学习一下银行卡被盗刷的维权“神操作”吧!
2022年11月23日清晨,家住成都的张女士收到多条交易提醒的短信,短信显示其持有的借记卡在境外接连发生3笔消费及取款记录,共计人民币5.6万元。而张女士当时正在家中,那张借记卡也在自己钱包里安静的“躺着”。
张女士极具维权意识,在当天便去公安机关报了案。在报案之前,还有一个堪称教科书般的举动:其拿着借记卡去银行柜台取现100元,打印、留存了此次操作的凭条,以证明自己和卡都在国内,清晨的三笔消费系被盗刷,并以此凭条向公安机关报案。
之后,张女士向银行要求赔偿,但被银行拒绝赔付,双方为此对簿公堂。
法院判决:
经过审理,青羊法院最终依法支持了张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即银行赔偿存款损失56,720.12元及相应利息。
法官表示,本案中,张女士所持的借记卡在境外发生多笔交易,而张女士当日在国内立即持借记卡取现100元,可以认定境外交易发生当时张女士在国内且持有案涉借记卡,上述境外交易非张女士所为。
同时,案件中无证据证明张女士有泄露交易密码的行为,故应认定案涉借记卡被盗刷系他人利用金融机构的安全隐患所致,张女士有权要求银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法院判决银行赔偿其损失及相应利息。
在前述银行卡被盗刷案件中,对于银行卡用卡安全及维护合法权益,法官也提出了相应建议。
一是小心刷卡慎支付,个人信息要保护。实践中,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改装的POS机,通过优惠活动盗取持卡人银行信息,造成经济损失。在线下刷卡更需警惕,确保银行卡不离开视线,输入密码要遮挡,如遇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开户银行联系,保障资金安全。
二是及时升级严保护,用卡安全需谨慎。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银行卡,及时更换使用安全系数较高的芯片卡,并定期修改支付密码,降低密码泄露风险。并开通短信提醒功能,随时掌握资金变动情况,一旦发生盗刷情况,也能提高反应速度,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同时也有利于收集、留存相关证据。
三是“一取”“二冻”“三报案”,盗刷维权需牢记。在发生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时,一是应并立即前往最近的ATM机或者商户取现或消费,保留取现或者消费凭证,固定证据证明人卡未分离,发生盗刷时银行卡和本人均在本地等。二是应尽快致电发卡银行,告知客服该卡被盗刷,要求银行止付或申请冻结,若涉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立即电话联系控制款项划出,同时要求核查消费记录。三是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保留报警回执,以备向银行索赔或者诉讼之需。
法官表示,案例一中持卡人对银行卡未尽合理的监管义务,而案例二中持卡人及时采取措施,证明银行卡系被盗刷,因此两个案件判决存在一定差异。在发生类似情况时,应尽快致电发卡银行,告知客服改卡被盗刷,要求银行止付或申请冻结,若涉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立即电话联系控制款项划出,同时要求核查消费记录,前往最近的ATM机或者商户取现或消费,保留消费凭证,固定电子证据证明人卡为分离,发生盗刷时银行卡和本人均在本地等。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保留报警回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