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青羊法院党员普法进园区,助力返岗复工!
  发布时间:2023-02-20 16:01:16 打印 字号: | |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

青羊法院普法小火车现在发车!

助力返岗复产 开展法律知识宣讲

 

 


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优化区域法治化建设,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月17日,青羊区政协、法院、人社局、就业局、社保局、生态环境局等6部门前往府南街道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针对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及家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助力返岗复产,两访两送惠民生”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青羊法院太升人民法庭(金融法庭)第五党支部党员通过宣传宣讲、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普法宣讲。

 

是法律宣讲也是朋友聊天

“现在存在个别无良企业与劳动者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通过调岗逼迫员工辞职、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隐藏文字陷阱等,虽然看着手段很多,但都换汤不换药,我们一定要有防备意识警惕这些陷阱。”青羊法院第五党支部党员法官李拥军在向群众们做着普法宣讲。

“我一个朋友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去公司报道第一天就要求缴费培训并允诺培训完后给予高额薪酬岗位,但缴费培训一半后公司以各种考核不合格为由将他辞退,因缺乏法律意识,不知道如何维权且证据收集不足,我朋友维权遥遥无期。”在李法官讲解的间隙,周围的群众也纷纷讲起了身边人经历的一些案例,李法官现场进行了答疑解惑。

“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可以向工会、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劳动仲裁、法院等机构单位进行维权。平时也要多留意,尽量收集、掌握一些证据,比如劳动关系的证据、提成约定的证据、加班考勤记录、公司负责人的信息、办公场所等等一切与工作有关能证明自己劳动关系事实和权益要求依据的东西,有了这些,在发生纠纷时起码能找到对象、说明事实,就有维权的依据。”李老师继续向大家宣讲劳动者维权的救济途径和如何处理维权最薄弱的环节。

活动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好评,前来向李法官领取宣传资料、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络绎不绝。接下来,青羊法院将继续推进媒体矩阵及“走出去”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切实发挥司法惩戒、威慑作用,依法保障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

 


延展普法小知识
01

哪些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可以寻求法律救济的劳动争议范围如下:(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02

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是什么?答: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括来说,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除先行协商外,可以申请劳动调解,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作为诉讼的一个前置程序,未经仲裁,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以上两种情况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该类裁决,劳动者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用人单位一方不服的,需要先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在人民法院作出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后,才可就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03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什么?答:关于仲裁时效的期间,根据《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一规定延长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遭到了侵害,是其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权利的基础。从这一时间点开始计算仲裁时效期间,符合仲裁时效是权利人请求仲裁机构保护权利的法定期间的本意。


04

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需要对哪些证据的承担举证责任?答: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这是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因此,因劳动纠纷而提起仲裁或是诉讼,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都需要对自己的主张提供基本的证据予以证明。


 
责任编辑:审判管理办公室